致力于推动航空科技的普及与发展,配备有 先进的无人机模拟飞行训练系统和实操飞行训练场地, 拥有一支由资深无人机飞行教员、航空与家组成的教 师团队,确保学员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体验

报名热线:

400-000-5525

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动态

从老百姓的角度看美团王兴与京东强子之间外卖江湖之争

发布时间:2025-04-23|阅读:4720

美团王兴与京东刘强东在外卖领域的竞争,既是互联网巨头争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缩影,也折射出两家企业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和公众形象。这场从商业策略到社会责任的博弈,引发了普通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


 

 一、商业竞争:从“盟友”到“对手”的转变

尽管美团与京东同属“腾讯系”,且曾共同对抗阿里系,但两家公司的竞争关系在京东2025年高调进军外卖市场后迅速激化。京东以“品质外卖”为旗号,通过“0佣金”招募商家、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举措直击美团腹地。美团则通过即时零售业务“闪购”渗透京东的核心领域——3C数码和家电,形成双向狙击。

 

这一竞争背后是京东对主战场增长乏力的焦虑。2024年,京东核心品类收入增速放缓至个位数,而美团闪购业务已实现UE模型打平,市值持续攀升。京东试图以高频的外卖业务带动低频的电商消费,但美团凭借745万骑手和1800万非餐日订单的规模优势筑起壁垒。

 

 二、社会责任:社保争议与道德高地的争夺

京东的“制度性降维打击”:  

20252月,京东宣布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覆盖达达集团超120万骑手,兼职骑手则纳入意外险体系。这一“社保核打击”策略迅速占据道德高地,刘强东“靠克扣五险一金赚钱是耻辱”的言论引发舆论共鸣。相比之下,美团745万注册骑手中仅3.5%签订正式劳动合同,被质疑长期依赖外包模式压榨人力成本。

 

美团的被动应对:  

迫于压力,美团于同日宣布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,但模糊的“稳定兼职”标准被指避重就轻。若完全跟进京东政策,美团每年需额外支出超200亿元,占其2024年净利润的68%。这一差异被公众解读为“刘强东出身农村体恤基层”与“王兴富二代缺乏共情”的对比。

 

三、消费者视角:利益与价值观的权衡

1. 价格与品质的拉锯

   京东通过99奶茶”等补贴活动短暂拉升订单量,但降低补贴后日单量暴跌至高峰期的5%,暴露出用户忠诚度不足。消费者虽乐见价格战,但也担忧“补贴退潮后是否回归高佣金时代”。美团则凭借成熟的商家网络和配送时效维持基本盘,但高抽成(20%-30%)和“幽灵餐厅”问题持续引发不满。


 

2. 食品安全与平台责任  

   京东借315晚会曝光行业乱象,推出“百倍赔付”和“源头验厂”政策,强化“品质外卖”形象;美团则被指放任40%的幽灵餐厅存在,事故率为快递行业三倍。消费者对京东的品控措施表示期待,但也质疑其能否持续兑现承诺。

 

3. 劳动者权益的觉醒

   普通用户对骑手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显著提升。京东“为兄弟交社保”的口号赢得社会好感,社交媒体上骑手晒出社保记录形成舆论声浪。而美团骑手“困在算法里”的境遇,则被批评为资本逐利的典型表现。

 

四、舆论战:CEO人设与公关博弈

刘强东以“亲自送外卖”“永不强迫二选一”等亲民举动塑造“草根企业家”形象,甚至通过内部信谴责竞争对手限制骑手自由接单。王兴则延续“战略家”风格,强调美团在非餐品类的优势,但“他强由他强”的佛系回应被调侃缺乏反击力度。公众对两位创始人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:支持者认为刘强东“敢为底层发声”,批评者指责其“作秀”;王兴则因多次公开批评阿里、华为等企业,被贴上“傲慢精英”标签。


 

结语:竞争背后的社会价值重构

这场商战已超越单纯的市场份额争夺,演变为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之争。消费者既期待竞争带来的服务提升与价格优惠,也呼吁平台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让卷社保代替卷价格,这样的内卷才有意义”。未来,谁能真正实现“高频带低频”的商业闭环,同时赢得公众的价值认同,或许将决定外卖江湖的最终格局。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